近日,保定市前衛路小學院內的“環保回收機”前,排起的長隊一直能排到路對面,還要專門安排老師負責維護秩序,究竟發生了什麼事?原來,該校自今年6月1日安裝“環保回收機”以來,已回收了12000個塑料瓶,最多的一天回收了2000多個,獎勵給學生們的錢有400元左右。
據介紹,容量小於1.25升的飲料瓶,投入兩個換一角硬幣,1.25升以上的飲料瓶,每個可換一角硬幣,易拉罐兩個可換一角硬幣,20個百利包可換一角硬幣,5個利樂包可換1角硬幣。 “環保回收機”已走進多所中小學
筆者看到這臺“環保回收機”上,有電子顯示屏,用作環保宣傳;機器右側面板上設有幫助按鈕,用語音方式提示學生如何操作;旁邊有三個功能不同的進出口,分別為投物口、取幣口和退物口。
據介紹,該“環保回收機”的全稱為飲品包裝自動分類有償回收機。北京一家科技公司於2008年6月開始進行研發,2009年試點投運。2010年之所以選擇在保定中小學校園裏免費安裝,一是使孩子們從身邊做起,從小形成環保的理念;二是中小學生對機器的破壞力較小,可以相對延長回收機的使用壽命。
該“環保回收機”由該公司研發團隊免費安裝及日常維護,所回收的廢品也歸其所有。目前,保定市前衛路小學、青年路小學、中華路小學、高新區小學、保定第十四中學等都安裝了這種“環保回收機”。校園內“有償”回收存爭議 “環保回收機”應不應該走進校園?公德培養能否依賴金錢誘惑?在采訪中,筆者發現,一些家長對此存在一些擔心。他們表示孩子們的環保意識養成依賴於金錢誘惑,不利於孩子成長。目前,國內學校在孩子的公德養成方面,主要就是通過課堂教育和義務勞動,基本上杜絕金錢因素介入道德教育。
但也有不少家長認為,幾角錢所產生的影響力,比枯燥的說教要大得多。表面上看,孩子們是為了幾角錢,而實際上環保、低碳的理念,已經在潛移默化中融入他們的內心。不僅如此,孩子們還從收集廢品過程中,體驗到了勞動創造價值的快樂,以及父母掙錢養家的不易。“公德與利益並非水火不容。現在不單校園內,校園周邊區域內都很難見到丟棄的飲料瓶子了。”該校一老師說,很多家長還將家中的飲料瓶等交給孩子帶到學校投進回收機。
公德與利益並非水火不容,投入可回收廢品後吐出錢,將會進入更多學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