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政府為保持地方清潔,規定路上每六十米就該放置一個垃圾桶。實質上每六十米你要找二至六個垃圾桶都非難事,到旺區如旺角、或從沙田火車站走出來,已有四、五個垃圾桶及回收箱相迎。上星期有團體指出,香港的垃圾桶於十年間增加了百分之十七,我們被四萬二千多個不同類型的垃圾桶圍城,平均約一百六十七人共用一桶,富裕度是新加坡的六倍、首爾的十倍、台北的十四倍。
「會社民工」及「再見垃圾桶」fb群組發起人朱漢強,對垃圾桶有特殊癖好,成立專頁以前,一家人在上學途中、逛街、行山露營甚至外遊時,他會突然「消失」,囡囡會叉着腰老積說:「唉,佢梗係又去咗影垃圾桶啦!」
提出減少街上垃圾桶從而減廢,歸根究柢,朱漢強以台灣導演齊柏林在《看見台灣》的一句話作始:「城市裏的各種樣貌,反映了人們對這塊土地的價值觀。」就讓我們捐入垃圾桶看香港。
記者:陳慧敏
攝影:劉志永、劉永發
回收之餘 喚起減量意識
一切始於四年前一個雨天。朱漢強在銅鑼灣崇光百貨門外,看到工人正在清理被即棄遮套塞得滿滿的垃圾桶。半小時後,垃圾桶竟又滿了,「大家都好有公德心,把垃圾丟進垃圾桶。但其實大家只是在商場裏躲雨或逛一陣子,就製造出一堆百年都消化不了的垃圾。這只是冰山一角,其他商場垃圾桶又如何?以我們的社會文化及經濟水平,實可做國際公民,希望大家可以多想多走一步,垃圾不只要回收,減量才更重要。」
以減少垃圾桶來達至減少垃圾量,聽來不是自欺欺人?然而遊日韓台時,走半里長街都不見一個垃圾桶,據台灣朋友的說法,他們都有好多小型垃圾桶,只是我們看不見不懂找;還有實行垃圾分類與徵費,飯盒膠樽等大嚿垃圾請找回收桶,或回家分類回收;同時因為社會責任,百貨公司與企業會帶頭從源頭減廢,在公司門口設包裝回收桶等。當街上處處垃圾桶,「丟得好方便」之時,多少人購物前會停一停、諗一諗,少用即棄膠樽與紙包用品?
八十年代經濟起飛開始,香港的垃圾量一直以雙位數字增長。都說當年港人只顧賺錢就走,今日年輕人本土情懷重,最怕「方便文化」治標不治本。朱漢強每天出入美孚的家,路經花園到地鐵站,數分鐘路程少說見到五六個垃圾桶,「政府提到香港有六成六垃圾是家居垃圾,包括街邊及郊野公園垃圾桶收集的垃圾,雖然數字受自由行影響,但住宅區裏垃圾桶的數量多得不成比例。」單在他屋企樓下,垃圾裏可回收的物品、飲品容器都好多,「我們飲支汽水丟了個樽,它就沉入土裏五十年。你關注新界東北發展,但想都不想就丟的膠樽垃圾,結果都是回到新界東北。三個國際級堆填區在九三至九五年講可以用二十五至三十年,現實是二○○一年已說將要爆滿。你甚麼都不想,與土地的關係就此斷絕,大家不思考的問題就不存在,有今生冇來世。佢(垃圾桶)就係一個咁嘅載體。」
他發起的社企「會社民工」,倒過來念就是「工民社會」。想講的是現在由上而下的社會結構「唔work」,當權者好少理;那就倒過來由公民出發,每一個人在日常生活減少產生垃圾,自己香港自己救。
文章來源:http://hk.apple.nextmedia.com/supplement/special/art/20150111/18997050